多地房价触及“偏热”区间 楼市政策趋严
[摘要]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6月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从数据来看,房价上涨的城市数量明显增多。对此有专家预计,未来各地仍会密集出台调控政策,房价上涨幅度将得到抑制,楼市已步入“严打模式”。与此同时,银行等仍会扎紧涉及楼市的“钱袋子”,持续的“缺钱”状态也将继续为楼市降温助力。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6月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的变动情况。从数据来看,房价上涨的城市数量明显增多。对此有专家预计,未来各地仍会密集出台调控政策,房价上涨幅度将得到抑制,楼市已步入“严打模式”。与此同时,银行等仍会扎紧涉及楼市的“钱袋子”,持续“缺钱”状态也将会继续为楼市降温助力。
二三线城市“偏热”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6月一线城市商品房的价格保持平稳,调控效果初显;但二三线城市则受人才大战、棚改货币化安置影响,涨势仍存。
从同比来看,在70个大中城市中,四个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持平,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由5月的下降转为上涨0.1%;31个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分别上涨了6.3%和4.6%,涨幅比上月分别扩大了0.9和0.2个百分点;35个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分别上涨6.0%和4.3%,涨幅均与5月相同。
从环比来看,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上涨了0.6%,涨幅比5月扩大了0.3个百分点;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分别上涨1.2%和0.7%;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分别上涨0.7%和0.6%。
具体来看,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涨幅超1%的城市多达37个。其中,郑州、重庆环比上涨1.8%,广州、昆明环比上涨1.9%,长沙、南宁环比上涨2.0%,牡丹江环比上涨2.1%,福州环比上涨2.2%,青岛、西宁分别环比上涨2.4%和2.7%,三亚、丹东、济南、海口涨幅更是超过了3%,分别环比上涨3.2%、3.3%、3.6%、3.9%。
值得注意的是,据全国主要城市的地价监测报告显示,人才引进政策和非热点城市调控力度宽松刺激了各类需求,使得部分城市出现了相对明显的升温。其中,三线城市住宅地价环比、同比增速均超过全国主要城市及一二线城市平均水平,处于高位运行状态。
针对楼市高温向二三线城市传导的情况,专家指出,6月房价的涨幅创造了2016年9月以来房价平均涨幅的最高点,也是本轮从2015年开始持续到如今的楼市上行周期中价格高峰的次高点。“最近几个月全国密集发布的各地人才政策,影响到了市场需求。叠加摇号政策的刺激,限价摇号政策导致了部分城市的购房者恐慌入市。部分城市出现了局部成交热,这也是导致楼市依然火热的原因。”
业内人士表示,6月70城房价指数环比增幅有所扩大主要是由二线城市拉动的。全国房价指数环比增幅在连续10个月停留在“合理”区间之后,5月、6月再度触及“偏热”区间。
7月16日,在解读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和销售双双上涨的情况时,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表示,今年以来,三四线城市房价的涨幅确实比较高,有一些热点城市上涨的压力比较大。下一步,将加强与完善宏观调控。
“严打模式”开启
事实上,如今楼市调控政策还在持续加力。自今年6月以来,我国就密集地出台了一系列楼市调控政策,房地产市场已开启全面“严打模式”。
数据显示,今年1-6月,全国房地产调控政策发布次数已超过了180次,累计73个城市进行了调控,出台了135条限购政策。“7月上半月房地产调控已经超过30次,刷新了最近两年的楼市调控同期纪录。”专家称,今年下半年楼市的调控力度会全面超过上半年。
6月底,住建部等七部委联合宣布,自7月初至12月底,在北京、上海等30个城市治理房地产市场乱象。要求各地切实履行房地产市场监管主体责任,把打击侵害群众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作为整治房地产市场乱象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在此之后,全国多城市便密集掀起了一轮房地产严打整顿的浪潮。
7月1日,云南省昆明市发布《关于进一步稳定商品住房市场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商品住房接受价格管理的六个月内,每月实际销售均价不得高于同项目、同品质、同类型最近一个月的商品住房合同网签备案均价;在预售价格六个月后方可申请调整,且每12个月内,商品住房合同的网签备案均价上浮不得超过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