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CPI1.4%,降至5年冰点
国家统计局昨天发布11月经济数据显示,11月中国CP I同比上涨1.4%;P P I同比下降2.7%,两者皆低于预期。其中,11月C P I不仅再创年内新低,也是5年内的最低。
南都记者综合采访获悉,即使春节因素带来涨价,但因肉价下降,未来3到6个月C P I很可能持续走低。而虽然有国际油价下跌等因素,内需不振和消费放缓是导致P P I下跌的主因。瑞银预计2015年P P I将在今年下跌1.7%~1.8%的基础上再跌1.7%左右,通缩压力更大。
尽管如此,业界判断央行年内或不会降准降息,而很可能静待当前恐慌的市场逐渐平复,并倾向于使用新型工具为市场注入流动性。
肉价同比下降3.8%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1月份中国CPI同比上涨1.4%,环比下降0 .2%.迄今为止,C PI已连续3个月处于“1时代”,11月更是2009年以来的新低。
以往经常拉升C PI的猪肉价格反而下降,显著拉低了11月份C PI.11月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3%,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 .77个百分点。但其中猪肉价格下降3.8%,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 .12个百分点。同时鲜菜价格下降5 .2%,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 .16个百分点。
此外,从国际因素看,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分析,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下跌,带动国内成品油价格下降。11月份汽油和柴油价格环比分别下降5 .6%和5 .9%,合计影响C P I环比下降0 .05个百分点。
“11月C PI环比下降,主要是受到国内成品油价持续下调及居住类价格回落的影响”,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研究室主任牛犁表示,“由于新涨价因素的减少,四季度的CPI同比恐怕也难达到2%”。
对于CPI后续走势,渣打经济分析师申岚接受南都记者采访认为,虽然不排除冬季的寒冷气候会导致部分鲜果鲜菜价格上升,但肉类价格继续下降的影响更大,将抵消甚至超过鲜菜鲜果的涨价因素,CPI仍将低迷。“春节有一定的季节因素,但未来3到6个月看,CPI肯定还会下降。”
“在经济增速运行放缓的背景下,供给关系不平衡,需求端对于物价的推升力度有限,市场已现通缩隐忧。”牛犁说。
PPI料将再跌
跟CPI相比,更让市场担心的是PPI.11月PPI同比下降2.7%,环比下降0 .5%.1-11月,PPI同比下降1.8%.
“PPI表明上游的出厂价持续走低,对企业利润有较大影响。”申岚分析,而PPI走低,同时也预示着CPI还将走低。
对于PPI走低原因,国家统计局统计师余秋梅称“主要是受国际油价连续下跌的影响”。从影响程度看,石油和天然气、成品油、化学原料和制品分别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 .2、0 .1、0 .1个百分点,三者合计影响0 .4个百分点,占总降幅的80%.
申岚认为,虽然有国际大宗商品下跌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内需不振,“制造业和房地产投资下滑带来内需不振,带来消费放缓,状况正在加剧,对此市场很担心。”
“P P I预计将继续下跌。”瑞银首席经济学家汪涛分析,随着明年房地产给内需和相关行业带来越来越大的影响,金属、采矿等工业部门产能过剩情况可能加剧,产量和需求都可能继续下滑。工业产成品价格下滑会进一步拖累原材料购进价格。在中国内需疲弱、全球产能仍在扩张的背景下,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可能将保持低迷、抑制进口价格,进一步加剧国内通缩压力。
政策方面,有市场观点认为央行最早本周将降准,进一步放宽流动性。申银万国宏观表示,中国面临最严峻的通缩危机,预计将果断进行对冲,未来12个月最多可以有3次降息6次降准。但申岚分析认为:“央行刚刚降息,预计会观望一段时间。”“央行已经创造了很多流动性注入的新工具,诸如常备借贷便利(SLF)等,相对于一味降准降息,央行会比较倾向于使用这些新工具。”
南都记者辛灵
[链接]人民币反弹 年内贬值空间不大
南都讯 记者辛灵 继连续两天暴跌超过500点后,昨天央行设置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为6 .1 1 9 5,开盘报6 .1894,早盘大跌至6 .1956,并逼近6.20关口,但随后峰回路转,人民币转跌为涨,收报6.1759.
“目前人民币看不到走强因素,反弹与央行干预有关。预计接下来不会持续贬值,但也不可能升值,料将维持在6.1到6.2之间波动。”渣打经济分析师申岚接受南都记者采访表示,“企业对人民币的预期已由升值转为贬值,购入美元的需求上升,明年上半年会有贬值压力。”
暨南大学国际商学院副院长孙华妤接受南都记者采访认为,在我国总体外汇供求顺差的前提下,人民币没有大贬值空间。而且,过大贬值不利于人民币的国际化。因此央行会尽力使人民币维持基本向上趋势。但不排除在某些时点上有贬值压力,短期有波动。
周五油价或迎“十连跌”
南都讯 记者辛灵 一路下跌的国际油价正在向60美元/桶靠近。12月8日纽约商品交易所主力合约1月原油跌2.79美元,收于每桶63.05美元,跌幅4.24%,9日轻微反弹至63.82美元。
“国际油价正在寻底,多空在角力之中。”广东油气商会油品部部长姚达明接受南都记者采访认为,油价跌幅很大随时可能反弹,反弹点可能在跌到或跌穿60美元/桶时,时间可能在12月下旬。
而国内油价再次迎来周五的调整时间。多家机构预测,本轮或实现“十连跌”,并创下年度最大跌幅。“下调肯定会出现,但有可能仍通过消费税的方式进行抵销。”姚达明分析,如果不上调消费税的话,他预计油价下调幅度为350元每吨。目前广东市场汽油供过于求,柴油偏紧。
央妈年底放水?银行:有钱不敢贷
昨日有外媒报道称,近期央行鼓励银行放贷,已大幅调整合意贷款规模,全年新增信贷控制在10万亿元以内。
按此前公布的数据,今年前10个月的人民币贷款新增8.23万亿元,按10万亿的标准,11月和12月的贷款规模要达到1.7万亿以上,而去年11月和12月,新增贷款仅1.1万亿。南都记者从广州多家银行了解到,目前广东地方分行和支行并未收到信贷额度放松的消息。南都记者就此向央行求证,央行新闻处仅回应称“没有消息可以透露”。不过,多个银行人士对南都表示,目前额度并未见顶,更多出于担忧风险,有钱不敢贷。
央行大开信贷闸门?
昨日,外媒的一则消息引发市场震动。报道引述消息人士说法称,央行现在允许银行在今年放款至10万亿元。报道称,自10月份开始,贷款额度已经打开,存贷比也不再是限制。
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今年前10个月的人民币贷款增加8 .23万亿元。如果报道属实,今年11月和12月两个月的信贷额度将达到1.77万亿元。而去年11月和1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总计约1.1万亿。今年最后2个月的信贷额度将比去年高0 .67万亿,增幅超过50%。
面对这一消息,一位外资券商研究人员惊呼,从未出现过这样的信贷投放的节奏,包括2009年。总部位于北京的一家股份行广州分行信贷部副总经理也颇为不解。“今年以来央行货币政策一直较为谨慎,一直不愿意大面积放水。现在突然要大开信贷的闸门,逻辑上不一致啊。再者,在开动信贷机器之前,也还可以降准了。”该人士说道。
上述人士告诉南都记者,最近该行广州分行并未收到来自总行信贷额度宽松的消息。另一家股份行广州分行信贷部人士也持同样的看法。这位消息人士表示,广州分行目前并没有任何信贷额度变动的通知。“即便是消息是真,从总行传递到分行也需要一段时间。”该人士表示。
对于市场疯传的央行放松信贷的消息,南都记者昨日向央行方面求证,央行新闻处仅回应称,“没有消息可以透露”。不过,申银万国研究所首席研究分析师李慧勇则认为,这一消息基本属实。李慧勇告诉南都记者,目前经济疲弱,四季度发改委新批了一些项目需要资金配套。再者,部分银行额度已经用完,需要增加。“如果消息得到确认,这将是央行降息之后的又一重要举措。”
银行:不放贷不是额度问题
南都记者从广东多家银行采访获悉,目前银行对于信贷投放,最大的考量并非来自额度的紧张,而是对于信用风险的担忧,在项目审批上把关严格。“我们有几个较大的项目,本来觉得批下来没有问题,但是现在却迟迟没有批下来。”珠三角一家国有银行一级支行相关人士对南都记者表示,上级分行对于项目的风险把控明显感觉更加谨慎。
一家排名前三的股份行广州分行天河支行行长告诉南都记者,按照央行此前的信贷政策,四个季度的信贷投放比例为3:3:2:2。一般上半年信贷额度宽松,而下半年信贷额度会少一些。尤其是年底时候,不少银行信贷额度会用尽。不过,该行目前信贷额度仍未见顶。究其原因,“今年实体经济需求疲弱,再者信用风险比较高,银行有钱不敢放。如果放出去是坏账,那还宁愿不放贷。”该人士说道。
佛山一家本土农商行信贷部相关人士也告诉南都记者,今年以来,该行今年信贷额度已经所剩无几,但是到年末也就十多天了,基本还过得去。客户的贷款申请,也不需要等很长时间才能批下来。
对银行信贷投放情况较为熟悉的广州某民间金融业内人士也对南都记者表示,目前银行对于信贷投放非常审慎最大的原因在 于 对 不良的担忧。而目前银行和企业之间信任基础已经非常薄弱。主要原因在于相比于2009年,今年不少大型企业风险加速暴露,直接冲击银行放贷信心。即便是大型企业,银行现在也不敢随便审批。“现在项目只要稍有瑕疵,银行就不会审批。”上述民间人士对南都记者表示。
银行放贷谨慎对冲政策利好
招商银行总行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央行确实有可能通过窗口指导的方式,大幅调整合意贷款规模,以促使加大放款力度。
刘东亮认为,三季度以来,社会融资规模下降得非常厉害,主要原因在于银行表外业务收缩明显。央行此举或意在扩大表内信贷,弥补表外业务的收缩。
不过,刘东亮表示,即便传言为真,预计银行从谨慎的角度考量,要达到加大信贷投放的难度很大。有业内人士亦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此类调整间各主要作用于国有银行,中小银行未必更多将根据经营状况考量进行放贷,意义不大。不过,从南都记者了解到的情况看,目前国有对于风险也相对审慎。广东一家国有银行信贷部负责人对南都记者也表示,目前限制银行放贷的主要因素并非额度问题,对于银行而言,目前额度并不紧张。投放速度放缓,更为主要的原因出于对风险担忧,对于抗风险能力不强的企业不敢放。采写:南都记者 杨森 陈颖
风向
明年继续实施稳健货币政策
据新华社消息,昨日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明年要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有力度,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松紧适度。要促进“三驾马车”更均衡地拉动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