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cation :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 楼市双向调控:保障与市场相结合的房地产政策

楼市双向调控:保障与市场相结合的房地产政策

 

3日,住建部部长姜伟新在回答媒体关于2014年房地产政策时,透露了“双向调控”四个关键字,但却没有透露详情。

关键词“双向”

住建部部长姜伟新让“双向调控”的表述第一次浮出水面。

事实上,早在2013年12月24日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姜伟新在部署2014年工作时就明确表示,“继续抓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和监管工作”,同时传递出三个政策信号,即更加注重分类指导,探索发展共有产权住房和强化市场监管。

“这就是所谓双向调控的思路,”同策咨询研究总监张宏伟向南都记者表示,具体来讲就是“差别化”和分类指导。同时在这个阶段,继续强调保障房工作,强化共有产权房在保障房领域的市场地位,通过“双轨制”来解决城镇化后顾之忧。

全国政协委员、泰禾集团董事长黄其森向南都记者表示,一手抓严格完成保障房、自住型商品房的任务,一手放开搞活可售商品房市场,两者平衡推进,让“居者有其屋,改善者得其美屋”。

“双向调控涵盖了多层意思。”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裁胡景晖向南都记者表示,包括长期和短期的“双向调控”,即坚持房产税、不动产统一登记、农村土地入市等“长效机制”的稳步推进和落地。与此同时,短期内坚持“限贷限购”不放松。

另外,在供应和需求层面,保障与市场层面,不同类型城市层面,都存在“双向调控”的空间和合理性。胡景晖认为,这意味着政策可能会在坚持抑制投机性需求的同时逐步增加市场供应,坚持保障与市场相结合的调控大方向。

值得玩味的是,昨日两会会议现场,被问及今年是否房地产的拐点时,住建部副部长齐骥点头回应。随后被围堵时,齐骥说“调控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联系近期香港首富李嘉诚持续抛售内地地产物业的行为,一种房地产“崩盘论”正在坊间流传。

全国政协委员、粤海集团主席黄小峰昨天回应称,香港楼市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目前对楼市走向不宜过早下定论。“最好的办法是观察,至少到今年底才会有一个初步的结论。”

 

房企支持扩大自住房

昨日不少接受南都记者采访的房地产业内人士表示,对国家加强保障性住房推广的预期看好,认为这对房地产的健康发展有益。

全国政协委员、泰禾集团董事长黄其森表示,应大力支持像北京自住商品房这样的供应政策,同时房地产地位不会动摇,调控政策还可进一步微调。黄其森认为,说开发商不喜欢自住型商品房是误解,“无论是保障房,还是自住型商品房,开发商都要积极参与。一是响应政府号召,二是同样有利可图,有利润可赚。”泰禾算了一笔账,自住型商品扣除建安成本,省去了销售推广费用,同时客户不必寻找,都是排长队摇号产生,因此这类房产都是马上售罄的“日光盘”。这样的项目拿到手,赚的钱或许少些但赚得“踏实心安”。

黄其森建议,如果政府在税费、审批等环节进一步优惠,金融机构有所倾斜,相信越来越多的开发商会爱上自住型商品房。

事实上,关于保障、自住型住房的推广,姜伟新在去年年底住建部工作会议上就表示,“鼓励地方从本地实际出发,积极创新住房供应模式,探索发展共有产权住房。”同时他指出,2014年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目标任务是基本建成480万套以上,新开工600万套以上,其中棚户区改造370万套以上。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曾提出,努力解决好住房问题,加大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做好棚户区改造。因此,不少业内预期,“双向调控”思路势必会包含保障性住房这一环节。

“从新型城镇化的角度来讲,现阶段仍然坚持调控,做好住房保障和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其实是在为积极稳妥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与新型城镇化做铺垫。”张宏伟告诉南都记者。